《巧生说炉》

  作者:陈巧生 陈冠丞

  出版:江苏美术出版社

  时间:2013年5月

  《巧生说炉》序言

  也不知道是上了一点年纪还是生活安逸的缘故,近些年来我 有些喜欢上古玩,把我已经少得非常可怜的休息时间用上去了。

  是去年开始知道“巧生炉”的。记不得是在哪本杂志上看到 的介绍,正好跟一个朋友讲起,朋友说“巧生炉”的工作室就在 我单位附近。于是,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朋友陪我去了。

  一见面,欣赏他的展品,坐下来喝茶。我觉得眼熟,巧生说 他当过知青,插队在太平公社。我想起来了,三十六七年前,我 搭住在当时太平公社古银杏大树下的文化站里(现在听说已恢复 为庙了),站的北面有个园子,是片草地,早晨经常有人去跑步, 公社也常在那里开运动会。巧生也常来练身体。那时的他20 岁 左右,个子高高,浓眉,大眼,肌肉发达,雄姿英发。印象最深 的是穿了“海魂衫”能做腾空前滚翻。那时候的我也好动,很羡慕他。

  看着琳琅满目的展品,看着眼前身穿中式唐装鬓发有些斑白的巧生,一文,一武,我有些对不上号来。可眼前上千个款式的 古意盎然的香炉告诉我,是事实。

  闲聊中了解到,巧生家三代以铜炉铜器制作为业,上世纪70 年代起,他全心致力于挖掘、恢复、发展和传承民国时期失传的 传统宣德炉制作技艺,而且早在20 年前即以高超的仿古铜炉制 作技艺享誉古玩界和文博界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现代展馆、苏 杭古寺的肃穆厅堂,巧生所铸的铜炉,总能以其独到的韵味和庄 重的气息吸引众人的目光,连马未都先生都发出了“古有宣德炉, 今有巧生炉”的感慨感叹。这实际上已经给“巧生炉”相当高的 评价了。细细端详、轻手抚摸这一个个古色古香的香炉,我心生 敬意。这里面有甜酸苦辣,凝聚了巧生40 年的汗水和泪水啊!

  上星期天,巧生夫妇和儿子拿了一叠书稿来找我,说自己整 理了40 年铸炉的心得,准备出版一本书,请我写个序。于铜炉 我是外行,我不便瞎说。但是对巧生一脸的真诚和谦虚,作为地方官、作为朋友,我无法推辞。

  是的,在我看来,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名片。前几年,我们已经将相城享誉中外的金砖、砖雕、蟋蟀盆、缂丝等文化特产推出去了。这些都已作为相城的城市名片为世人所知晓,现在“巧生炉”的出现,我相信一定会给相城增添无穷的魅力,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了。而且,我素来觉得这些文化特产蕴含着江南文化的精气 神,蕴含着江南文化精致、温润、典雅的特质,说到底蕴含着一个地方的魂。

  从这个意义上说,我们要感谢巧生和“巧生炉”了;当然, 我们更愿意看到“巧生炉”能“惊天动地”。

  曹后灵

  2013 年4 月23 日于蚬子山房

  (作者系苏州市相城区区委书记)